湖北本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   
公司文化 Download
推荐产品 / Products
发布时间: 2016 - 03 - 01
BXH-101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 BXH-101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主要组分为咪唑啉聚氧乙烯醚,是油溶性咪唑啉经环氧化而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。水溶性好,缓蚀性能优良,是石油、天然气开采、炼制过程中常用的缓蚀剂。具有以下特点:(1)缓蚀性能优良。可与金属表面发生较强的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,形成一层坚韧的保护膜阻止水相腐蚀。(2)可与多种缓蚀剂复合,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,大幅提高其缓蚀效率。(3)与中和胺有较好的相溶性,可复配成性能良好的中和缓蚀剂、加氢缓蚀剂等,作用于炼厂常减压、催化裂化、加氢等装置塔顶低温冷凝冷却部位的防腐。(4)不含Cl、P和金属离子,水溶性好,使用后残余组分进入水相,对后续加工无影响。(5)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能,减少冷凝水乳化倾向,确保冷凝水氨氮、COD、含油量符合控制指标。 技术指标外观:棕色液体溶解性能:溶于醇和水有效组分含量:≥98%pH(1%水溶液):≥8.0 产品用途1、原油、天然气开采、集输过程的防腐蚀。2、炼厂常减压、催化裂化、加氢等装置塔顶低温冷凝冷却部位的防腐蚀。3、设备酸洗、电镀工艺、机加工零部件的防腐蚀。 使用方法用水稀释使用,或与其它缓蚀剂复配使用。 包装、贮存与安全1、25L塑料桶、200L铁桶或塑料桶包装。2、本品应置于干燥、阴凉、通风处密闭常温保存。有效期1年。3、远离火源,其它信息请参阅MSDS。
发布时间: 2016 - 03 - 02
BXH-102油溶性咪唑啉缓蚀剂原液  BXH-102是烷基咪唑啉结构的碱性有机中间体,是良好的吸附型油溶性缓蚀剂。溶于醇类和矿物油等非极性溶剂中,在水中呈分散状态不能完全溶解。分子中的咪唑啉环状结构可以强力吸附在金属表面,形成一层致密的分子膜结构,将亲水表面改变为疏水表面,从而能很好抑制CO2、H2S、HCl等酸性介质对金属的腐蚀。(1)缓蚀性能优良,可与金属表面发生较强的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,形成一层坚韧的保护膜阻止水相腐蚀。(2)有清净功能,对金属表面起清洗作用,可阻止铵盐聚结及由此产生的垢下腐蚀。(3)具有良好耐热稳定性,分解温度大于460℃。在280℃时仍保持热稳定性,可以随原料油一起进入后续系统,保护范围宽。(4)不含磷、氯、重金属等有害物质,对下游产品性能无影响。 技术指标外观:棕红色液体有效含量:≥95%溶解性:溶于醇、烃类等有机溶剂密度(20℃):0.90~1.00g/cm3  凝固点:≤20℃闪点(闭口):≥60℃ 产品用途1、原油、天然气开采、集输过程的防腐蚀。2、炼厂常减压、催化裂化、加氢等装置塔顶低温冷凝冷却部位的防腐蚀。3、设备酸洗、电镀工艺、机加工零部件的防腐蚀。 使用方法用醇类、芳烃类和矿物油等溶剂稀释使用,或与其它缓蚀剂复配使用。 包装、贮存与安全1、25L塑料桶、200L铁桶或塑料桶包装。2、本品应置于干燥、阴凉、通风处密闭常温保存。有效期2年。3、远离火源,其它信息请参阅MSDS。
发布时间: 2016 - 03 - 07
BXH-103无磷高温缓蚀剂原液 BXH-103无磷高温缓蚀剂原液是一种含N、O等强极性基团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,不含磷、氯和金属及其它对催化剂有毒的物质,对下游产品和加工过程无影响。油溶性好,沸点高。具有良好耐热稳定性,分解温度大于500℃,不仅其极性基团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吸附力,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紧密的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膜,而且能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作用,形成类似于316、317不锈钢的钝化膜,阻止高温环烷酸与金属接触而起到抑制腐蚀的作用。技术指标外观:琥珀色至棕褐色粘稠液体有效含量:≥95%溶解性:溶于芳烃等非极性有机溶剂密度(20℃): 0.90~1.00g/cm3产品用途1、加工高酸高硫的常减压蒸馏装置高温部位设备及管线的防腐蚀。2、用柴油、煤油等溶剂稀释,配置成无磷高温缓蚀剂。 使用方法加热融化,再用芳烃、柴油等有机溶剂稀释使用。 包装、贮存与安全1、50L塑料桶、200L塑料桶或铁桶包装。2、本品应置于干燥、阴凉、通风处密闭常温保存。有效期2年。3、远离火源,其它信息请参阅MSDS。
联系我们
电话: 027-65528876
027-65528876
邮箱: 2908215343@qq.com
地址: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森林大道8号
《大学》全文经  子程子曰:“《大学》,孔氏之遗书,而初学入德之门也。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,独赖此篇之存,而《论》、《孟》次之。学者必由是而学焉,则庶乎其不差矣。” 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  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,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  传一  释明明德  《康诰(gào)》曰:“克明德。”《太甲》曰:“顾諟(shì)天之明命。”《帝典》曰:“克明峻德。”皆自明也。  传二  释新民  汤之《盘铭》曰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《康诰》曰:“作新民。”《诗》曰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  传三  释止于至善  《诗》云:“邦畿(jī)千里,惟民所止。”《诗》云:“缗(mín)蛮黄鸟,止于丘隅(yú)。”子曰:“于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鸟乎!”《诗》云:“穆穆文王,于(呜wū)缉熙敬止!”为人君,止于仁;为人臣,止于敬;为人子,止于孝;为人父,止于慈;与国人交,止于信。  《诗》云:“瞻彼淇澳(yù),菉(lù)竹猗猗。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僩(xiàn)兮,赫兮喧兮。有斐君子,终不可諠(谖xuān)兮!”如切如磋者,道学也;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;瑟兮僩兮者,恂(xún)...
类别说明

《大学》全文

  子程子曰:“《大学》,孔氏之遗书,而初学入德之门也。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,独赖此篇之存,而《论》、《孟》次之。学者必由是而学焉,则庶乎其不差矣。”

 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  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,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

  传一  释明明德

  《康诰(gào)》曰:“克明德。”《太甲》曰:“顾諟(shì)天之明命。”《帝典》曰:“克明峻德。”皆自明也。

  传二  释新民

  汤之《盘铭》曰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《康诰》曰:“作新民。”《诗》曰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

  传三  释止于至善

  《诗》云:“邦畿(jī)千里,惟民所止。”《诗》云:“缗(mín)蛮黄鸟,止于丘隅(yú)。”子曰:“于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鸟乎!”《诗》云:“穆穆文王,于(呜wū)缉熙敬止!”为人君,止于仁;为人臣,止于敬;为人子,止于孝;为人父,止于慈;与国人交,止于信。

  《诗》云:“瞻彼淇澳(yù),菉(lù)竹猗猗。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僩(xiàn)兮,赫兮喧兮。有斐君子,终不可諠(谖xuān)兮!”如切如磋者,道学也;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;瑟兮僩兮者,恂(xún)栗(lì)也;赫兮喧兮者,威仪也;有斐君子,终不可諠兮者,道盛德至善,民之不能忘也。《诗》云:“于戏(呜wū 呼hū)!前王不忘!”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,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,此以没使不忘也。

  传四  释本末

  子曰:“听讼,吾犹人也;必也使无讼乎!”无情者不得尽其辞,大畏民志。此谓知本。

  传五  释格物致知(朱熹)

  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

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盖人心之灵,莫不有知;而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;惟于理有未穷,故其知有不尽也。是以大学始较,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,以求至乎其极。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。此谓物格,此谓知之至也。

  传六  释诚意

  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(wù)恶(è)臭(xiù),如好(hào)好(hǎo)色,此之谓自谦(慊[qiè])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。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
曾子曰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
  传七  释正心修身

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懥(fèn zhì),则不得其正;有所恐惧,则不得其正;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;有所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此谓修身在正其心。

  传八  释修身齐家

 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:人之其所亲爱而辟(僻pì)焉,之其所贱恶(wù)而辟焉,之其所畏敬而辟焉,之其所哀矜而辟焉,之其所敖(傲)惰而辟焉。故好而知其恶(è),恶(wù)而知其美者,天下鲜矣!故谚有之曰:“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。”此谓身不修,不可以齐其家。

  传九  释齐家治国

 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:孝者,所以事君也;弟(悌tì)者,所以事长也;慈者,所以使众也。《康诰》曰:“如保赤子”,心诚求之,虽不中,不远矣。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!

  一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;其机如此。此谓一言偾(fèn)事,一人定国。尧舜帅(率)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;桀纣帅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;其所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从。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故治国在齐其家。

  《诗》云:“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;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宜其家人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《诗》云:“宜兄宜弟。”宜兄宜弟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《诗》云:“其仪不忒,正是四国。”其为父子兄弟足法,而后民法之也。此谓治国在齐其家。

  传十  释治国平天下

 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,上老老而民兴孝,上长长而民兴弟(悌tì),上恤孤而民不倍(背),是以君子有絜(xié)矩之道也。所恶(wù)于上,毋以使下;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;所恶于前,毋以先后;所恶于后,毋以从前;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;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。此之谓絜矩之道。

  《诗》云:“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,此之谓民之父母。诗云: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,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”有国者不可以不慎,辟则为天下僇(lù)矣。

  《诗》云:“殷之未丧师,克配上帝;仪监于殷,峻命不易。”道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是故君子先慎乎德。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财,有财此有用。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,外本内末,争民施夺。故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是故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;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《康诰》曰:“惟命不于常!”道善则得之,不善则失之矣。《楚书》曰:“楚国无以为宝,惟善以为宝。”舅犯曰:“亡人无以为宝,仁亲以为宝。”

  《秦誓》曰:“若有一介臣,断断兮无他技,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焉。人之有技,若己有之,人之彦圣,其心好(hào)之,不啻(chì)若自其口出,寔(shí)能容之,以能保我子孙黎民,尚亦有利哉。人之有技,媢(mào)疾以恶之,人之彦圣,而违之俾(bǐ)不通,寔不能容,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,亦曰殆哉。”唯仁人放流之,迸(屛bǐng)诸四夷,不与同中国。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,能恶人。见贤而不能举,举而不能先,命也;见不善而不能退,退而不能远,过也。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菑(灾zāi)必逮夫身。是故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骄泰以失之。

  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仁者以财发身,不仁者以身发财。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,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,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。

  孟献子曰:“畜(xù)马乘(shèng),不察于鸡豚;伐冰之家,不畜牛羊;百乘之家,不畜聚敛之臣。与其有聚敛之臣,宁有盗臣。”此谓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长(zhǎng)国家而务财用者,必自小人矣。彼为善之,小人之使为国家,菑害并至。虽有善者,亦无如之何矣!此谓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

Copyright ©2015 - 2017 湖北本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
地址:中国·湖北·武汉·东湖开发区大学园路
电话:+86 0755-2955 6666
传真:027-6552 8876  电话:027-6552 8876
邮编:430074
X
1

QQ设置

3

SKYPE 设置

4

阿里旺旺设置

5

电话号码管理

6

二维码管理

展开